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10869.5652万人民币;
国家“863”项目重点支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及认证;
国药监-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起草单位;
江苏省发改委批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工程研究中心
战略定位:
致力于重组功能蛋白的研发和生产,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成为全球生物合成功能蛋白领域的领导者。
聚源生物集团专注于仿生重组蛋白的产业化设计和应用,凭借一流的基因重组、微生物发酵、蛋白分离纯化等生物工程技术,打通了多个功能性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工艺。
产品在医药、医疗器械、医学美容、组织再生、器官移植、仿生材料、3D打印、营养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建有多个研发、中试平台及GMP生产基地;公司专业从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及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重组胶原蛋白”专利生产技术,承接了国家“十二五”863计划“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表达胶原蛋白、高效分离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2014AA022107)。
公司与南理工共同建有江苏省重组胶原蛋白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获得省发改委认定)和重组胶原蛋白工程技术研究院并与华师大、中国药科大学等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2019年8月成立的江苏聚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浙江诸暨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位于江苏靖江和浙江诸暨,进一步拓展各种重组蛋白原料及其下游应用。
利用生物仿生技术
创造人类美好生活
成为全球重组蛋白行业领导者
质量领先,科技为本
专注、创新、高效、诚信
重组胶原蛋白作为新型生物材料荣登国际学术期刊
长沙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再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课题负责单位参与国家“十四五”重大研究专项
聚源生物获颁“突破创新先锋企业”荣誉
聚源医疗顺利通过BRC认证
聚源生物官方全新改版上线,全面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完成A轮融资
成为全球通过美国食品合规认证(GRAS)的重组胶原蛋白企业;成为国家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成立长沙聚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十个二类医疗器械产品进入评审阶段
完成从蛋白设计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研发布局
获得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泰州市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考评、泰州市科技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泰州市“双创计划" (企业创新人才类)等荣誉
公司荣获泰州市重组胶原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江苏聚源医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2020年市级示范智能车间称号
江苏聚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浙江诸暨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江山聚源荣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江苏省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江苏省发改委认定
江山聚源牵头承担的“十二五”863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江山聚源申请2件PCT国际发明专利
江山聚源重组胶原蛋白工业化成功,正式启动市场推广
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奖
任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持科技部重大项目“微多蛋白生物活性”,实现产业化,建立三条生产线。
主持国家863项目“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表达胶原蛋白及高效分离工艺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2014AA022107 ) , 863项目“空间微生物生物学效应”( 2008AA12A218)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BE2011837 )等多项科技项目。
杨教授拥有20年多年生物化工产品上的研发经验,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作为访问学者先后两次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行合作科研,在J Med Chem. J Cell Mol Med. Bioorg. Med. Chem.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10余篇。兼任国家微多蛋白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江苏省生物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物化工协会副理事长。1998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先进个人,南京理工大学“八五”期间科技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江苏省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入选2014下半年度南京市321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为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顾问。
孔太先生曾任靖江化建工业公司经理、国营靖江葡萄糖厂厂长、党委书记、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等职,是我国VC工业的开创人之一。
参与研究开发的“低分子量肝素钠原料及制剂项目”获2002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于先进分离技术的维生素C生产新工艺”获2004年度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和厦门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企业家”、“江苏省知识分子”、“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现为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经理。
黄建民先生曾任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发酵车间主任、研究开发部经理、伦世仪院士工作站理事会办公室主任。
长期从事维生素C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生物发酵类新品开发,作为企业主要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3项(2006AA020303、2012AA023403、2014AA022107)、其它国家科技计划3项以及省级科技计划2项,申请并获批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领导的研发团队多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生产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团队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2013年入选泰州市第四期“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